国外怎么评价战狼2
《战狼2》的国际反响:多方评价与启示
随着《战狼2》的热潮席卷全球,这部电影在国际上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以下是关于《战狼2》在国际上评价的几个关键点。
1.多样化的评价
夸的人有,骂的人也就一定也有。对于一部电影来说,接受多元的评价是正常现象。这种多样性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和审美观念之间的碰撞。
2.文化差异与接受度
让完全不了解中国文化和神话背景体系的老外们,像我们国人一样对《哪吒2》的汹涌支持,肯定是不可能的。文化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国观众对《战狼2》的接受度。
3.外媒的偏见与酸意
可想而知,这种恶意评价,无疑是对《哪吒2》的一种诋毁,也暴露了部分外媒对中国电影崛起的偏见和酸意。
4.中国网友的反击
面对外网的恶意评价,中国网友们自然不会坐视不理。他们纷纷站出来,为《战狼2》正名,展现出中国观众的团结和自信。
5.吴京的影响
于是,他们立马搬出吴京当年在东非贸易中心吉布提设立首个海外军事基地,将军力投送到非洲大陆上的事迹,以此证明中国电影的实力。
6.制作团队的努力
《哪吒2》里面有一个部分原本找的国外外包团队,但拿回来的效果,饺子导演并不满意,于是找了中国自己的团队,《流浪地球》团队重做特效。这种对质量的坚持,也体现在了《战狼2》的制作上。
7.票房与口碑的冲突
《战狼2》跻身全球电影排行榜百强,但99%的票房来自国内。这种票房与口碑的冲突,引发了对中国电影市场与全球影响力的思考。
8.成龙的看法
成龙评价《战狼2》时表示:“只能在国内卖”,这种说法虽然带有一定的调侃,但也反映出部分国际观众对《战狼2》的局限性认识。
9.国际媒体的评价
媒体评价《战狼2》时,几乎每家外媒都把它比作中国版的“美国队长”,这种比较既是对《战狼2》的一种肯定,也是对中美电影文化的对比。
《战狼2》在国际上的评价复杂多样,既有赞扬也有质疑。正是这种多样性,让这部电影在国际舞台上更具影响力。对于中国电影来说,如何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保持自身特色,同时吸收国际经验,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