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氏定氮仪,凯氏定氮仪工作原理
凯氏定氮仪
凯氏定氮仪,又称定氮仪、蛋白质测定仪、粗蛋白测定仪,是一种基于凯氏定氮法原理的仪器,用于测定有机物中氮的含量,从而计算蛋白质含量。该方法由丹麦化学家凯道尔(Kjeldahl)于1883年建立,基于蛋白质中含氮量恒定的原理。
1.凯氏定氮仪原理
1.1气相反应原理
凯氏定氮仪的工作原理基于气相反应原理和体积测定法。将含蛋白质的有机化合物样品与浓硫酸和催化剂放入试管中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过程中,铵根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铵。
1.2体积测定法
在碱性蒸馏作用下,氨气游离并与水蒸汽一起经过冷凝管冷却后,进入装有硼酸的滴定杯中。被硼酸吸收后的氨气,通过滴定剂进行滴定,从而测定样品中氮的含量。
2.凯氏定氮仪工作原理
2.1样品预处理
在凯氏定氮仪工作之前,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通常采用酸浸和蒸发等方法,将有机物转化为可溶于硫酸中的氨基根(N-)。
2.2气相反应
预处理后的样品与水银氯化铵混合,并置于定氮仪的燃烧室中。在高纯氧气的环境下,样品在高温下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气体。
2.3气体吸收与滴定
产生的气体通过溶液管,使其与一定量的溶液接触,吸收其中的氮元素。随后,通过滴定剂进行滴定,测定样品中氮的含量。
3.凯氏定氮仪组成与工作流程
3.1组成
凯氏定氮仪主要由消解装置、蒸馏装置和滴定装置组成。
3.2消解
在消解装置中,将样品与浓硫酸和催化剂混合,并在高温下加热消化,使有机氮转化为无机铵盐。
3.3蒸馏
在蒸馏装置中,通过碱性蒸馏作用使氨气游离,并与水蒸汽一起进入冷凝管冷却。
3.4滴定
在滴定装置中,通过滴定剂测定氨气含量,进而计算出样品中氮的含量。
4.凯氏定氮法的理论基础
凯氏定氮法由凯道尔(Kjeldahl)于1883年建立,其理论基础是蛋白质中的含氮量通常占其总质量的16%左右。通过测定物质中的含氮量,可以估算出物质中的总蛋白质含量。
5.凯氏定氮仪的实际应用
凯氏定氮仪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农业、环保等领域,用于测定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由于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凯氏定氮法已成为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标准方法。
6.凯氏定氮仪的维护与保养
为确保凯氏定氮仪的正常运行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需定期进行维护与保养,包括清洁仪器、更换消耗品等。
凯氏定氮仪是一种功能强大、应用广泛的仪器,通过了解其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这一工具进行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